為什麼牙齒矯正會失敗 partIII

矯正就像搭計程車,沒有成功,就是失敗。

我認為,決定成敗的要素,可歸納為下面四大類:

1.有共識的目的地 《為什麼矯正會失敗 part I

2.有共識的旅程 《為什麼矯正會失敗 part II

3.司機的能力

4.路途意外

今天討論【3.司機的能力】。

老實說,我覺得身為一位患者,是沒有辦法判斷醫師實力的。

這個部分用不會開車的乘客與計程車司機來比喻不是很恰當,畢竟開車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理解、也經常接觸。不如想像一下,搭飛機的乘客,除了起降是否舒適外,也沒有能力評斷機師飛機開得如何。

這其實是所有知識相關行業的相同問題,像是律師、會計顧問、鋼琴老師、設計師、水電師傅……。

我們常把這些人做的工作稱為「專業技能」。日常生活中,常用「技術好不好」、「有不有名」、「貴不貴」、「厲不厲害」來描述自己對這些行業從業人員實力的評價,而多是基於自己的感受。

如果你是水電師傅,你一定懂,「接電」技能固然重要,但絕對是解決業主問題最最最末端的小事了。「畫圖」也是設計師工作的一個工具而已,卻普遍被認為設計師是「昂貴的畫圖工」。「那個醫生洗牙技術很好」這句話通常想表達的意思是:「醫生口氣很溫和」、「不會痛」、「沒有流血」等等感受,跟「洗牙」這件事情有沒有做好、有沒有達到治療疾病、促進健康等目的沒什麼關係。

難道這些感受不重要嗎?絕對很重要喔!畢竟是與人有關的行業,經常又讓人帶著恐懼,化解疑慮、使人放鬆,即影響了醫療體驗與健康促進的動機,絕對是醫療實力的一部份喔!不過若依照培養難易畫個比例,大概只有下圖這樣吧?

如果今天自己有顆腫瘤要手術,應該不希望只有這方面實力的醫生來操刀吧?

除非自己就是業內人士、而且還是「對自己專業認真」的業內人士,才能有意義地評價同儕。我身為牙醫,也沒有能力分辨隔壁心臟內科醫師看得好不好。也就是說,大部分的狀況下,「打聽」也是沒什麼用的。有不有名相關性又更小了,除非是在同行之內。

講到這裡,好像有點無助。

兩個問題:

1.到底要有什麼樣的實力才對?

2.到底要怎樣能知道這個矯正醫師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?

我覺得一個專業要能做好,包括「計畫」與「執行」兩個步驟。

不管是計畫失敗、還是執行失敗,都沒辦法皆大歡喜。

  1. 計畫能力

以計程車司機來說,計劃徹底失敗的機率不高,可能九成都有辦法載你到目的地。而Pro級的司機能知道幾點鐘哪條路不塞車、有沒有交通管制、哪裡修路、哪裡路面平順乘客能較舒服、哪邊適合路邊停車。

你自己也能畫出自己房子想要蓋成長方形還橢圓形,甚至厲害一點,能蓋出實體。但能耐多久呢?堪不堪日常使用呢?厲害的建築師能判斷斷層帶、一年四季受風面、潮濕程度、鹽度、結構設計要幾根鋼筋、適用哪些木材、怎樣的設計才符合法規要求,甚至規劃出冬暖夏涼省電恆溫的家。

我個人認為,在以知識為基礎的專業服務中,「計畫」永遠是最困難的部分。這類行業最大的價值在「為客戶解決問題」。能解決問題、且製造較小新問題的就是及格的專家;而能設計出「最適解決方案」的,則為實力較強的專家。

舉例來說,室內設計師要能夠整合你家所有使用者的需求、作息、動線,搭配想要的風格,依照他個人美感,設計出一個符合時間與預算方案。

專業就是幫你看到你看不見的、想到你想不到的、預測你毫無概念的未來。

例如50歲中風過的父親,20年內會不會有無障礙/防跌需求?10年內有沒有可能有小孩,要配合幼兒友善的環境?先生與太太的作息不一樣,是否要有互不打擾的空間?喜歡煎牛排的先生,排煙設備怎麼設計才無聲又漂亮?汐止的濕度,是否使用櫸木比梧桐更適合?這些需求如何壓縮在100萬內達成?下一次裝潢是5年?10年?還是20年之後呢?怎麼樣的設計、用得到那時候嗎?

齒顎矯正,需要做的計畫時間既長又細。做錯的一個小決定,可能好幾個月後才會被發現(甚至不會發現),再花好多的青春去挽救,有時也不見得能夠救回,才被牙醫界視為門檻較高的專業。

近年大數據蓬勃發展,為矯正計畫面提供較具象且省力的工具。截至目前(2020年12月),台灣市場上個人認為做得較好的是愛齊公司,代表性商品是隱適美。軟體提供了方便性,導航/繪圖軟體內建沙發套組/系統櫃規格。平易近人的介面降低了牙醫師接觸矯正治療的門檻,卻也有許多使用者過度依賴軟體,而忽略了培養自己計畫能力。

要能做到這些量身定做的細節,聆聽需求與大量溝通是不可或缺的。做不到的要求(例如請幫我趕工,我的店要在3個月內開幕)、業主必須承擔的風險(堅持在西面窗邊選用鎢絲燈,夏天就是會很熱、電費飆升),是溝通過程中的必要之教育。

不管是哪個業界,都有老鼠屎在這樣你情我願的交易裡矇混過去,在其他你不了解的品質上打折。反正你不懂、我不說,皆大歡喜。被披露的那些,造就了某些互相仇視的社會氛圍,對業主、也對認真的專業工作者不甚公平。然而,沒能領導彼此建立共識,很可能是計畫失敗的第一步。

至於 2.執行能力,靠的是經驗嗎?

我們下次再來聊。

.

大家如果有問題想問,歡迎email到:prettier.together@gmail.com

大概不會有空一一回覆,但我一定每封信都會認真讀。

如果許多人都有類似疑問,會成為我接下來文章分享的主題喔!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